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南亚研究论文封面格式(东南亚论文题目)(5)

来源:南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3 03:3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为止,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约5000多枚海贝,但是在我们印象中,四川地区交通闭塞,从李白的《蜀道难》中就知道在古代,四川地区要跟外界交流是

目前为止,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约5000多枚海贝,但是在我们印象中,四川地区交通闭塞,从李白的《蜀道难》中就知道在古代,四川地区要跟外界交流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更别提在4500~3000年前的古蜀时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然而海贝的出现,直接了“古蜀文明”闭塞的理论,因为一部分海贝是环纹货贝,只产于印度洋!

此外,春秋时期到西汉中期的古代墓葬中,也出土过大量海贝,比如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海贝,其数量高达14.9万枚!

有专家把出现“海贝”的地方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发现这不就是“蜀身毒道”吗!

《史记·西南夷列传》:“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入市。”

蜀就是四川,身毒就是印度,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海贝就可以看出,早在4500~3000年前的古蜀时期,各地文明就开始有了交流,而非“闭门造车”。

这些看似独立的知识点,在文末都会串联起来,其背后的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3.青铜太阳轮

三星堆2号坑挖掘出6件青铜太阳轮,看这形状确实有些奇怪,于是有网友大开脑洞的认为是“方向盘”……

关于它的作用,首先“盾牌”肯定排除在外,因为盾牌必然以遮挡躯干为目的,而青铜太阳轮存在大量镂空区域,这算哪门子盾牌……

令人称奇的是,青铜太阳轮竟然是“五轴式”,在4500~3000年前的古蜀人,是如何在没有科学计量法的情况下,将一个圆分成5份,而且是几乎是等分,因为专家在用现代工具测量后发现,五条轴的夹角误差仅仅在一度以内!

古蜀人是怎么制作制作如此精密的青铜太阳轮?

再来看青铜太阳轮的作用,目前最广泛的说法是古蜀人出于对太阳的崇拜,所以设计了这么一款祭祀用品,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又出现了!

近日某官媒发布了一则关于“青铜太阳轮”的视频,有人发现古埃及壁画中有“青铜太阳轮”的痕迹,此外古印度神话中,也有人拿着类似“五等分”轮盘的描述,似乎是作为某种武器。

先不去谈古印度神话,毕竟说不清道不明,但古埃及文明确实存在,它最早形成于7450年前,而古蜀文明是在4500±150年前出现的,孰先孰后一目了然,二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目前尚未探明。

4.三星堆金杖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权杖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中华文明象征权利的表现基本上都是“鼎”,只有古埃及西亚文明那边,才习惯用“权杖”来衬托尊贵。

而且黄金权杖上雕刻的图像,都跟古埃及西亚文明极其类似,此外遗址还有大量金器出土,比如最近出土的黄金面具等等,而传统的中华文明对黄金的需求量很低,更不会刻意制作各种工艺品,再反观全球古文明,古埃及西亚文明的黄金文化就非常繁荣。

此外,四川区域的黄金很少,根据现代技术探测,不管是黄金还是铜、铅等金属物质,它们大多来自于云南区域,这就更加证明了在3、4000千年前,各地就已经开始展开贸易了。

个人愚见

从象牙、海贝来看,古蜀文明在3、4000千年前就已经跟南亚、西亚文明开始接触。

从青铜太阳轮、黄金权杖等其他文物来看,其完全超出了当时我国其他古文明的制造水平,也就是具有十分明显的超前性,而且带有浓郁的“异域”色彩。

如果古蜀文明是由蜀地先民一手建立的,那么他们的工艺品必然偏向于“东方色彩”,而且其必然符合时代特征。

再考虑到古埃及文明跟古蜀文明的先后诞生时间,有理由相信古蜀文明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分支。

或许是出于某种原因,一支古埃及文明的队伍脱离氏族选择东进,最后选择同样位于北纬30°的蜀地,并且建立古蜀文明。

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将古埃及文明的部分制造工艺、冶炼工艺、文化传统带到了蜀地,然而这支小队的人员数量肯定不多,因为在三星堆遗址中,同样也发现了大量东方元素的制作品,青铜神树就是最好的证明,不管是底部的龙图腾还是枝头的鸟儿,都跟我国神话故事中的神木十分相似,此外还有大量青铜器樽也是佐证。

按照我的看法,一小支队伍从古埃及出发,最后选中蜀地,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他们也选择跟当地先民融合,在此过程中,他们同样吸收了“东方文化”,久而久之,蜀地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东西结合”的文明,这也就是为什么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既有东方元素又有部分异域元素。

文章来源:《南亚研究》 网址: http://www.nyyjgw.cn/zonghexinwen/2022/1213/516.html



上一篇:南亚研究论文摘要(南亚研究丛书)
下一篇:为什么人对印度会有巨大的认知偏差(南亚概况

南亚研究投稿 | 南亚研究编辑部| 南亚研究版面费 | 南亚研究论文发表 | 南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南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