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南亚研究论文封面格式(东南亚论文题目)(4)

来源:南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3 03:3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美术科副主任 冯滨 3、 新冠传播跟气温有关系吗? 谢邀! 以目前新冠在全球传播的情况来看,新冠传播与气温存在很大关联,未来东

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美术科副主任 冯滨

新冠传播跟气温有关系吗?

谢邀!

以目前新冠在全球传播的情况来看,新冠传播与气温存在很大关联,未来东北亚、中亚、东欧以及美国东北部、中西部等地都需要重点防范。

纬度和温度与新冠传播有关联

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人类病毒研究所与全球病毒网络卓越中心(GVN)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新冠肺炎的传播与纬度、温度存在关联。

以下是论文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迄今为止,由新冠病毒引起的主要沿狭窄的东西向分布,大致沿北纬30°-50°的走廊,这一带的有着类似的温度:5摄氏度-11摄氏度,类似的湿度:47%-79%。

图片来源:论文预印网站SSRN

这张图片叠加了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全球气温与严重国家或地区数据,图中打圈处代表传播严重的国家或地区。

而另一项来自气象局的研究显示:日均气温2-14摄氏度地区,集中了全球99.6%的新冠肺炎病例。来看图示:

图中打圈处代表出现新冠的国家或地区,其中最大的红色圆圈代表累计病例数超过5000例的国家或地区。截至目前全球只有四:分别是我国湖北、韩国、以及意大利。而这些国家或地区都是位于日均气温2-14摄氏度的狭长地带。

以下是截至目前,除外全球新冠肺炎形势:

图片来源:新媒体

未来北半球新冠高风险区将向北移

基于这项研究成果可以推测:随着北半球地区气温逐步回升,北半球纬度更高地区传播风险将会增大,应该重点防控。以下是论文结论提示:

使用2019年3月和4月的温度数据,研究团队可以预测:社区传播的高风险地区会北移,其中可能包括(从东到西)东北亚、中亚、高加索地区、东欧、中欧、不列颠群岛、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项研究并未考虑病毒传播中人口密度、防控措施力度等影响传播的其它因素。比如在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之后,得到有效遏制,同样处于高风险区的朝鲜由于国家间的人口流动很少,加上本国防控措施有力,并未爆发。

热带地区及南半球温带地区并不能高枕无忧

虽然目前全球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短期内低纬度热带地区以及南半球地区风险相对较低,但并不代表这些地区就高枕无忧。研究团队认为,新冠病毒将在热带地区持续低水平传播,并可能在秋末冬季以及明年,再次在温带地区流行。所以目前正值夏秋转换的南半球温带地区也不能掉以轻心,研究团队提示:今年6-9月(南半球冬季),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智力等南半球温带国家要注意密切监视新冠病毒传播。

为何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文章有点长,看完或许会刷新你对三星堆的认知,反正我越深入了解,越觉得“可怕”,三星堆遗址绝对不止目前看到的这么简单,其背后所隐藏的,或许能颠覆我们对全球古代史的认知。

下面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来阐述我的观点,看看古蜀文明到底“可怕”在哪里?

1.象牙

最近刚刚挖掘的3号坑内出土了100多根象牙,但其存放面积才15平方,而且不止3号坑,之前挖掘的遗址内也存在大量象牙。

有人说,象牙这东西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不然,象牙的秘密很值得研究。

这么多的象牙从哪里来?

也许有人说古蜀文明距今4500~3000年前,现在四川没有大象,并不能说明以前没有,确实古代环境更好,但成都平原沼泽众多,相比于云南、泰国、缅甸等区域,四川并不适合大规模象群的繁衍,而且四川区域除了金沙遗址外,很少有挖到古代遗址中带有象牙的。

此外,三星堆的象牙体积庞大,初步研究来看,这批象牙似乎并非出自于亚洲大象,当然也不排除4500~3000年前大象体型远超现代大象的可能性,注意是“远超”。

那么这批象牙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就显得扑朔迷离了,而且祭祀坑中的象牙只有一小部分是经过加工的,比如“象珠”,但绝大部分都是原样。

说明古蜀文明只是把象牙用来祭祀,而非制作成各种工艺品,一般情况下,这种操作的本意是出于“敬仰”、“崇拜”,说到这里,你是否联想到了印度教中的象头神迦尼萨,而巴蜀地区水患频发,祭祀象牙很有可能是祈求神灵帮他们洪灾。

2.海贝

很多人的视线往往都集中在“青铜树”、“黄金面具”等人气较高的文物身上,但事情的,往往来自于很多不起眼的物件,比如海贝,这东西就直接说明了古蜀文明繁荣昌盛的。

文章来源:《南亚研究》 网址: http://www.nyyjgw.cn/zonghexinwen/2022/1213/516.html



上一篇:南亚研究论文摘要(南亚研究丛书)
下一篇:为什么人对印度会有巨大的认知偏差(南亚概况

南亚研究投稿 | 南亚研究编辑部| 南亚研究版面费 | 南亚研究论文发表 | 南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南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