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亚研究版面费是多少[06/30]
- · 《南亚研究》投稿方式[06/30]
- · 《南亚研究》期刊栏目设[06/30]
林业论文_南亚热带海岸带沙地次生林群落根系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 1.2.2 根系采样方法 1.2.3 根系形态指标测定及分级 1.2.4 根系指标计算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形态特征 2.2 根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
1.2.2 根系采样方法
1.2.3 根系形态指标测定及分级
1.2.4 根系指标计算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形态特征
2.2 根序分级与数量特征
2.2.1 根系比根长
2.2.2 根系比表面积
2.2.3 根系生物量
2.3 细根分级与数量特征
2.3.1 不同径级细根的长度和表面积分布特征
2.3.2 不同坡位细根形态特征
3 讨论与结论
3.1 根系形态指标
3.2 各根序的细根形态特征
3.3 细根形态特征
文章摘要:为了解南亚热带海岸带植物群落根系对沙地环境的适应状况,以广西东兴海岸带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和鸭脚木(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两个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用挖土方的方法收集土块中的所有根系,使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长、根表面积等参数进行扫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落的各项根系形态指标差异不显著;与内陆植被相比,分叉少但根尖密度相对较大。随根序级别的增加,两个群落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总体上均呈降低趋势;5级根的生物量占比最大,分别为48.98%和71.60%;d≤1 mm的细根在根系动态活动中最为活跃。假苹婆群落上坡的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生物量最大,显著高于中、下坡。鸭脚木群落中坡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最大,显著高于上、下坡;下坡的生物量最大,与上坡差异不显著。根系的分布、分级和数量特征与群落树种组成存在密切的关系。南亚热带海岸带沙地次生群落的根系形态特征与内陆植被群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滨海沙地植物分布于表层土壤腐殖质层的根系生物量较大,表现出适应滨海沙地的"浅根"特性,是植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适应策略。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692/j.issn.1006-1126.20210602
论文分类号:S718.54
文章来源:《南亚研究》 网址: http://www.nyyjgw.cn/qikandaodu/2022/010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