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亚研究版面费是多少[06/30]
- · 《南亚研究》投稿方式[06/30]
- · 《南亚研究》期刊栏目设[06/30]
南亚研究论文摘要(南亚研究丛书)(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3、李保平:《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李安山:《非洲民族
2、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3、李保平:《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李安山:《非洲民族主义研究》,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
五、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根据真题定位考试类型和考试侧重点,找出复习的方向和重点。做好现阶段知识点的积累工作,将参考书目有针对性的阅读、理解、消化、吸收。
第二阶段:近年考研真题。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让考生能抓住出题风格,同时了解常考内容、重点内容,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点巩固。
第三阶段:针对每一块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掌握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第四阶段:复习所有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灵活运用。
第五阶段:全真模拟冲刺,按照考试时间及要求进行模拟训练,提前适应考试节奏。
云南民族大学怎么样?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政府、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大学。学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昆明。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江、胡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云南省政府副周保中将军、张冲将军担任学校首任正副院长。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方面,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学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项目博士后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联合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点和81个本科专业。现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19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一等奖1 项,二等奖1项。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331人,本、专科学生21263人,预科学生2556人,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5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近1万人。现有教职工1315人,其中教授179人,副教授336人,另外,学校还常年聘有15名外籍专家任教。学校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高校优秀教师3人,云南省科技高端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才)和创新人才15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共计26人。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近现代史著名专家张建国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享誉国内外。
学校占地17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现有23个学院, 3个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西亚研究中心”、“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藏学研究中心”,1个省属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1个民族博物馆,文物8000余件。云南省委依托学校创办了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学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教育部“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云南省“—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云南省专升本教育培养基地”、“ 云南省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基地”、“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等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有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聚乳酸基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技术运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平台为载体,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创新团队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标志成果产出为引领,科学研究发展态势良好。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曾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科研奖和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曾被部抄报中央政治局常委研阅参考。特别是“直接过渡”、“和平改革”、《五种丛书》、等许多优秀理论成果,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国家级社科项目立项数名列云南省高校前列,先后承担了“云南藏区跨越式发展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经验和对策研究”、“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 等百余项国家级项目。此外,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在稳步增加。先后建立王国栋、陈新滋等院士工作站,引领相关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在建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加快培育协同创新中心,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应用转化。
文章来源:《南亚研究》 网址: http://www.nyyjgw.cn/zonghexinwen/2022/1209/515.html
上一篇:印度耗资5000亿迎来全球
下一篇:南亚研究论文封面格式(东南亚论文题目)